共读典籍楚辞 体悟民族文化——第十四届师生阅读系列活动“对话屈原 识读《楚辞》”

作者:黄彦铭 时间:2022-06-01 09:50:16

  2022年5月29日星期日下午,重庆大学第十四届师生阅读系列活动“对话屈原识读《楚辞》”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一食堂二楼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邀请缙云话剧队以话剧的形式展现典籍故事,邀请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古典学的朱学博老师带领同学们共同阅读《楚辞》中的名篇。本次活动由美视电影学院21级表演专业的周若柳同学主持。20220601094436176.jpg       活动伊始,缙云话剧队成员演绎了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对太空的向往,引出了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对宇宙的疑问。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这跨越两千多年的发问与求索,展现了中国人对于宇宙探索的源头。20220601094614345.jpg

  在解读《天问》前,朱学博老师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屈原生活的历史年代与背景,通过讲述屈原与楚怀王的改革、合纵连横时期楚王错误的外交以及屈原的两次流放等故事呈现了屈原颠沛流离的一生,这些经历也造就了屈原作品的特点——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和高洁的独立人格。同时,朱老师还分析了楚辞这一文学体裁极富忧郁性、抒情性和神秘性的特点,指出其充分展现了楚国地域的文化风采。20220601094721341.jpg

  随后,朱老师带领同学们逐句阅读、翻译屈原的名篇《天问》,并对其进行了解读,该作对天发问,充满屈原的哲学思考,其提出的170多个问题具有一定规律,从问天问地,再到问历史、问人,从具有神话色彩、宗教色彩的疑问到关注历史兴衰、人情冷暖,相传是屈原呵壁问天的结果。20220601094754572.jpg

  了解《天问》后,缙云话剧队的同学们又通过演绎《橘颂》,呈现了《橘颂》背后楚怀王和屈原之间的故事。朱老师同样带领同学们逐句阅读和分析了《橘颂》,作为少数的屈原早期作品,《橘颂》托物言志,表面上是对橘树的歌颂,实际上是屈原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朱老师指出从屈原对橘树的描述体现出屈原是具备一定生活经验的,而《橘颂》托物言志,更是咏物诗的典范。此外,他还介绍了咏物诗的两个特点——描写物体的细致,和要寄托情感。20220601094835114.jpg

  另外,朱学博老师还与同学们一起阅读了屈原名作《离骚》的开头,介绍了《离骚》的写作背景和标题“离骚”的意思,讲述了诗人屈原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的关心,表达了自己愿意舍身革新政治的愿望,不与邪恶势力妥协。20220601094930447.jpg

  最后,朱学博老师与到场的同学们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向同学们推荐了几本楚辞的入门阅读书目,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多阅读文明经典,了解中华民族渊源,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与民族文化,并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2022060109495381.jpg

  本次活动通过话剧队的演绎和朱学博老师的倾情讲述,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楚辞》,体悟中华传统文化,永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HUXI CAMPU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 联系我们
  • 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南路55号
  •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 邮编:401331
  • TEL:023-65678008
Copyright © 2015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管委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