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百想虎溪

用镜头记录公益之美

作者: 时间:2017-06-12 08:45:52

  “以镜头之眼,看公益之心”为主题的公益摄影展是由重庆大学爱心社此前举办的活动,旨在通过展览同学们拍摄的公益摄影作品,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公益之美,同时正确理解“公益”一词的含义。爱心社经过初期筛选并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展览投票,最终评选出了“最佳感人奖” 、“最佳人气奖” 、“最佳温暖奖”等奖项。

——编者注

  许多公益题材的摄影作品被摆放在虎溪校区一食堂东广场展览。其中一副作品拍摄的是一位老人的背影,引得许多同学驻足欣赏。这张照片的灵感来源于电气学院2016级张奔同学的一次重庆深度游——当时张奔在下浩老街看到了这一位用扁担挑着很多的东西上坡的老人。背着相机,与老人擦肩而过的时刻,张奔联想到了三毛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于是他转身举起相机,留下了老人的背影。“听老人说,他总是一袭黑衣,一根扁担。让我想到,筐里的东西来来去去,那些蜷缩在角落蒙尘的垃圾,经由回收再次利用,成为崭新的东西,循环利用。生活不易,他肩上的是生机与责任。”

  在公益摄影展中的获奖照片的主人公,有趴在破旧课桌上午睡的小女孩儿、有与志愿者交谈着的敬老院老人们、有参加小学助学的小朋友们;照片拍摄的地点,有人影稀疏的老街街头、有略显拥挤的敬老院活动室、有破旧不堪的小学教室。这些照片无论是彩色还是黑白、无论是特写还是全景,它们背后的故事都透过摄影师们的镜头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中,还有这样的一个画面:一位老人在用手势表达着什么,一个男生坐在他身边侧头认真地倾听着,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位画面中的男生是机械工程学院2016级的蔡杭成。“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敬老院活动,见到了这位老人。刚开始准备和他交流的时候,我就感觉非常吃力。虽说我是重庆本地人,但是老人说话掺杂着很浓重的外地口音。重点是,当我开始张口说话是,老人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连连说他听不见。又用手指着自己的耳朵,对我摇头。旁边的老人跟我解释说,他很早以前就失聪了。”

  这次敬老院的走访活动刚开始的时候,蔡杭成感到非常无助: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但他还是慢慢冷静下来并投入其中,另想办法与老人进行沟通。“手势、眼神、表情,能够使用的交流手段我都用上了。”蔡杭成笑着说。不懈的努力和彼此的信任、理解,让蔡杭成在言语之外对这位老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来好几次我们前往敬老院,我都会主动去找这位老人。每次见面的时候,我们都会心一笑,竖起大拇指来打招呼,那份感动无以言表。”

  自我做起的环保、心灵相通的默契、真诚用心的陪伴……公益和爱心并非只有金钱和物资可以传递,信念和意志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公益的范围很广泛,做公益也有很多种方式,”爱心社的石祖国说道,“我们做这样的展出并不是为了让大家捐款,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公益活动,展出的照片有很多敬老院和小学助学的照片,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给人们看我们所谓的“做公益”是为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同时也是提醒大家可以用我们的镜头来让更多人体会到公益之美,传递一种向善的信念。”

 

(公益摄影展部分作品)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HUXI CAMPU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 联系我们
  • 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南路55号
  •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 邮编:401331
  • TEL:023-65678008
Copyright © 2015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管委会All rights reserved